@KTzone » 貼圖 - 軍事貼圖 » 2007世界最強的十大坦克


2007-10-24 11:45 oooo3388
[b][size=4][color=DarkGreen]No.1、豹二A6 EX(德國、瑞典):
擁有現役戰車中最強的反裝甲火力(120mm55倍徑滑膛炮+DM53 APFSDS)以及數一數二的裝甲防禦力,加上大幅升級的電子系統和輔助動力單元,使得自成軍至今已將近三十年的豹二依然寶刀未老,穩居世界第一的寶座。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2453433_788982053.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2A51.jpg[/IMG]

No.2、 M-1A2 Abram(美國):
配備衰變鈾裝甲的M-1A2,在面對現役反裝甲飛彈HEAT彈頭攻擊時,正面裝甲防禦力相當於1300mm滾軋均質裝甲,為現役戰車中防禦力最強者;然而由於目前所配備的120mm,44倍徑炮威力不及豹二A6EX的55倍徑炮,兼以燃氣渦輪動力系統較為耗油,因此整體性能略遜豹二A6一籌。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M1.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M1-1.jpg[/IMG]

No.3、90式主力戰車(日本):
九○式戰車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老實說,著實讓在下感到意外,而報導上也未明確說明該組織是以什麼標準判定90式為世界第三;也許是因為其高達30匹/噸的馬力重量比、液壓懸吊系統、自動裝彈機以及各式先進的日製電子裝備而擄獲該組織評審員的芳心吧!!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90.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90-2.jpg[/IMG]
\
No.4、雷克勒主力戰車(法國):
大量引用最先進的系統(52倍徑炮、衰變鈾穿甲彈、自動裝彈機、先進戰機級的電子裝備、聯合網路作戰系統、模組化複合裝甲、省油性能可媲美柴油引擎的燃氣渦輪發動機.......),曾被譽為世間唯一第四代主力戰車的雷克勒,在此次評比中竟只排名第四,委實令人(至少是在下)失望;然而其高昂的造價,確實使其在成本效益方面居餘劣勢,而其嬌貴的先進電子作戰系統,在惡劣環境下的作戰能力也的確引人質疑:在大前年瑞典,以及去年希臘的主力戰車競標案中,雷克勒戰車的在惡劣環境下的射擊精準度均遜於豹二A5/A6以及M-1A2,以致於最後的優勝者均為豹二A5/A6(不愧世界第一的美譽),可為明證。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57e2ef0c.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f0e594bb.jpg[/IMG]

No.5、挑戰者二型(英國):
受到二次大戰的教訓,英國佬的主戰車的要求向來防禦、火力優先,機動力殿後,重達62ton的車身,引擎馬力卻只有1200匹馬力,使挑戰者二型的機動力明顯不及其同儕;由於英國陸軍軍方的保守思想,認為旋膛炮可用彈種較多、射擊精度較滑膛炮為佳,因此在挑戰者二型戰車上採用違反時代潮流趨勢的120mm旋膛炮,也因此使得挑戰者二型的主戰武器之共通性不佳。此外,雖然挑戰者二式大量採用先進的電子裝備,但其整合度卻好像始終不及其同儕,以致於在歷次競標案或射擊競賽中,其射擊精度始終墊底........基於上述種種理由,大多軍武專家均認為:挑戰者二型的性能是西方四大主力戰車之末。而事實上,其銷路確實也是四大主力戰車中最為淒慘者。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472c1ee8.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fedf4bfe.jpg[/IMG]

No.6、馳車三型(以色列):
該戰車係針對以色列的獨特需求而設計:
a. 有廣大的內部空間:
拜前置引擎設計所賜,可攜帶五十發120mm砲彈【豹二與M-1A2均只能攜帶四十二發左右】,還可內載60mm迫擊砲,攜帶大量迫擊砲彈與上萬發機槍彈,以及沙漠作戰的必需品:大量的飲水。必要時,馳車三型還可移除部份彈藥,攜帶數名步兵成為兼職但防禦力恐怕是世界第一的步兵戰鬥車。)

b. 防禦力極強(模組化複合裝甲+反應式裝甲+前置引擎保護駕駛艙)而機動力極差(63tons車重、前置引擎、1200匹馬力),比挑戰者二型更為極端。

c.至於其火力以及車載電子系統則據稱和M-1A1相當,應該略遜於前述的新銳戰車,然而以色列製戰車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度與作戰能力向來有口皆碑,因此如果以沙漠國家的觀點來看,也許馳車三型才是最強的主力戰車。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7a6a512f.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f8b81e98.jpg[/IMG]

No.7、俄製主力戰車(T-80UD、T-90):
俄制主力戰車,向來有不少極具創意的設計,諸如戰車炮用長程反坦克飛彈、自動裝彈機、多層式反應式裝甲以及主動防護/反飛彈系統等;然而受限於先天戰鬥室設計不良(無防爆宣洩門、砲彈儲存間置於易遭貫穿命中之處等),加上冶金技術與電子科技不及西方先進國,因此該組織評估:俄製主力戰車在抵抗APFSDS彈攻擊能力,中彈之後車內成員存活機率,125mm戰車炮APFSDS彈之貫穿力,以及電子射控系統方面的表現等,仍不及西方新銳戰車。至於全新研發,47tons級,配備135mm主炮,號稱整體性能為西方新銳主力戰車1.5~1.7倍的黑鷹型主力戰車,由於其尚未大量生產服役,兼以目前無其詳細資料,故未被列入此次評比中。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T-90.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T-90-1.jpg[/IMG]

No.8、南韓主力戰車(K1):
南韓國防部於1979年,決定自力發展主力戰車,但受限於當時本身技術能力,乃決定與美國合作。此一合作案最早由克萊斯勒公司得標,但至1982年,克萊斯勒的軍品部門被通用動力公司併購,於是合作案亦由通用動力接手。全案分工方式,係由南韓提出新戰車的性能需求,並與美方合作進行研發,最後的測試工作則由美方負責。
         當時通用動力已經完成美陸軍M1主戰車的研發,為節省K1的發展時間,因此亦將相關技術大量運用在K1上,這使得兩型主戰車產生了相當大的類同性,而被視為「兄弟檔」。但事實上考量韓國人的體型與朝鮮半島特殊的複雜地形,70%以上均為丘陵、山地、森林,不利戰車機動等因素,K1在設計之初,即有別於M1。因此兩者雖外形相似,但K1的整體設計明顯較M1精緻,其車長、寬、高分別為9.71、3.59及2.25公尺,較諸M1的9.71、3.66及2.37公尺,整整小了一號,被彈率得以降低;K1A1車身重54.5噸,更較M1的69.54噸輕得多
        K1的原型車XK-1於1985年亮相,經過二年的研改,由南韓現代精密工業公司量產,並於1987年9月配發韓國陸軍,因此亦被稱為八八式,其整體設計較北韓所使用70年代設計的T-62主戰車先進許多。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k1a1.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k1a1-1.jpg[/IMG]

No.9、中國製主力戰車(ZTZ-99式):
        ZTZ-99式主戰坦克,裝有一門125公厘高膛壓滑膛坦克炮,使用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在2000公尺距離上擊穿850公厘的均質裝甲,而使用特種合金穿甲彈時,同距離穿甲能力達960公厘以上。該炮還能發射我國仿製的俄125公厘口徑炮射導彈,該導彈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公厘。輔助武器:12.7公厘高射機槍一挺(備彈500發);7.62公厘並列機槍,一挺(備彈2500發);炮彈基數40發。
  火控系統,採用了國際上先進而流行的獵-殲式火控系統(也稱雙指揮儀式),其最顯著的特點是,車長可以對火控系統進行超越(炮長的)控制,包括射擊、跟蹤目標和指示目標等。在坦克炮塔後部裝有鐳射目眩壓制干擾裝置,最大作用距離4000公尺。“鐳射壓制觀瞄系統”,就目前來看,相對於西方主要國家的主戰坦克,我們的這套系統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獨具特色。夜戰能力,裝有熱成像儀,夜間或複雜氣象條件下,對坦克目標觀察距離達2000公尺,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運動狀態下對運動目標射擊能力。
  坦克防護能力:炮塔由複合裝甲板構成,可掛裝複合反應裝甲板或遮罩裝甲。車內裝有高效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可在10毫秒內熄滅火災。
  99式坦克目前採用了883千瓦(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最大公路時速達70公里/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最大行程為600公里。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99_.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99_-1.jpg[/IMG]

No.10、義大利製主力戰車(C-1):
      該坦克選用1台菲亞特公司的MTCA V-12型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標定功率為882kW(1200馬力)。 主要武器是1門由奧托·梅拉拉公司研製的120mm滑膛坦克炮,配有動能彈和化學能彈。 輔助武器包括1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mm機槍和1挺安裝在車長炮塔艙蓋上的7.62mm高射機槍。 該坦克裝有伽利略(Officine Galileo)公司設計的TURMS OG14L3型坦克火控系統。      
戰鬥全重48000kg,車長(炮向前)10.540m,車體長7.595m,
車高(至炮塔頂)2.46m,公路最大速度65km/h,公路最大行程550km,潛水深4m,爬坡度60%。主炮口徑120mm/滑膛,彈藥基數炮彈40發、機槍彈2500發。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f9996f44.jpg[/IMG]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18/pam1204/dbe75609.jpg[/IMG]

[/color][/size][/b]

2007-11-3 19:03 KTz-毒男
圖文並茂  :smile_40:

2007-11-11 11:41 ROSA102
鉅細靡遺的資料圖檔,感謝分享

2007-11-11 14:53 y4689109
It is very good:victory2::bad2:

2007-11-18 09:58 chu4611
感謝樓主費心的收集與分享
謝謝您

2007-12-3 09:15 stbywu
cool, thank you!

2007-12-4 21:32 kidi_chang
優優

2007-12-11 21:04 chu4611
感謝樓主費心收集與分享 !
VERY  GOOD !

2007-12-16 08:17 manchan
多謝分享...資料簡而精....

2007-12-16 11:20 salunt
一直很喜歡雷克勒
從十多年前他還在測試的時候就一直有在注意
(當時我還只是個小學生XD)

只得到第四實在是令人遺憾
不過他也的確是非常的昂貴...

2008-1-6 06:54 rockppp2007
真想不到中國坦克也排在上面  只可惜被韓國的坦克給比下去了 :mad2:

2008-1-7 14:27 amily01
鉅細靡遺的資料圖檔,感謝分享

2008-1-14 17:31 jacky0061
好...:39:

2008-1-15 14:13 sgt.koch
唔错! 但我都係喜愛M1A2

2008-1-19 21:39 ykkson
very good

2008-1-27 14:29 張教康
good

2008-2-6 15:22 l456456
真是壯觀不隻全部擺在一起會視什麼情況

2008-2-26 18:17 kumyun
thanks

2008-3-23 12:08 cmvision88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2008-4-13 20:10 palmhunt
這個強..我們國家好像沒有這麼好的坦克.

頁: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