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校園 - 歷史草堂 » 1936年雲廣英密會李宗仁 化解兩廣事件


2015-1-23 17:25 LiLily_Li
1936年雲廣英密會李宗仁 化解兩廣事件

[img]http://imgapi.nownews.com/?w=640&q=80&src=http%3A%2F%2Fs.nownews.com%2F09%2F5a%2F095ad88aca32115ba0bff34b5cfcd5a9.jpg[/img]

1936年的『兩廣事件』,是指廣東軍閥陳濟棠與廣西國民黨桂系首領李宗仁不滿蔣介石處心積慮要消滅兩廣勢力,且對內打內戰,對日寇採取不抵抗政策,聯合進行『反蔣抗日』。6月1日,由粵桂地方實力派組成的國民黨西南執行部和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通電全國,攻擊蔣介石中央對抗日不作為,聲稱兩廣決心與日寇決一死戰,『立即北上抗日』,並要求蔣介石立即停止對各地方實力派進逼。消息傳出,全國震驚。

根據羊城晚報報導,毛澤東6月9日在陝北透過無線電向全國發表講話:西南抗日反蔣,雖然不免夾雜有權位、地盤等不正當的動機,但是在客觀上是革命的與進步的……,吾人準備在軍事上及其他方面給西南以各種可能的援助。

延安6月中旬,中共中央聯絡局局長李克農到紅軍大學政治部找組織科科長雲廣英談話:『兩廣事件』的發生,中央認為是國民黨內部分裂的表現,其真相我們現在還不太清楚。但是在這種事態下,我們可以利用國民黨中央和各省地方勢力之間的矛盾,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以促進抗日鬥爭運動的發展,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利的。

李克農向雲廣英交代任務:共產黨中央決定派你出去,以紅軍代表的身份,向廣西當局進行抗日民族統戰工作。共產黨中央決定指派雲廣英當紅軍代表,是經過反覆考慮的,是周恩來、李克農策劃擬定的。

雲廣英是廣東文昌人(後文昌歸海南省),大革命時期在廣州參加過革命活動,1929年在廣西百色參加過張雲逸、鄧小平領導的百色起義,對兩廣情況比較熟悉;30年代初在江西中央蘇區當過特科學校的政治教員,參加過第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和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經受過血與火的鍛煉,有豐富的鬥爭經驗。李克農對雲廣英說:『我們認為派你出去活動是合適的,你的意見怎樣?』雲廣英表示:『我是共產黨員,完全服從黨的決定。』

隔天,雲廣英隨同李克農到中央辦公廳,見到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葉劍英參謀長、張聞天等同志也在座。周副主席對當時的形勢作了分析,並明確指示雲廣英南下的工作任務,其中提到可與進步人士宣俠父(黃埔軍校學員,在周恩來領導下做統戰工作,為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議)聯繫。

當離開中央辦公廳時,毛主席握著雲廣英的手說:『你這次出去工作很好。』李克農具體告訴了雲廣英到『兩廣』後與中央聯絡的辦法,約定了電報密碼、呼號和波長等事項,並囑咐要發報時,先譯成密碼,然後托『兩廣』的電台代發。

3天後,中共陝甘蘇區對外聯絡員白堅陪同雲廣英一起離開瓦窯堡,乘坐一輛軍車經延安到西安。第二天,雲廣英獨自乘火車前往天津,與中共北方局負責人王世英接頭。在天津得知廣東陳濟棠部隊的軍長餘漢謀已投靠蔣介石,陳已逃離廣州去了香港,廣東的局勢較亂,王世英對雲廣英說,你化名『林秀先』,從香港轉道去南寧找李宗仁,不必到廣東了。這一決定由中共北方局通知了李宗仁在天津的代表機關,再透過其秘密電台告知了李宗仁和白崇禧。

經上海赴香港,再從廣東坐船經梧州到南寧,6月下旬的一天,拖輪駛進南寧的洋關碼頭,穿著西裝、提著籐箱、一身香港商人打扮的『林秀先』上岸了。因為從外地來南寧的人不多,『林秀先』一上岸就受到桂系員警的監視,被嚴密盤查,並被指定到一間旅館住宿。雲廣英住下後經過瞭解,得知近幾日形勢更加緊張,蔣介石從貴州、湖南、廣東各地調集部隊圍困廣西,想用武力迫使李宗仁、白崇禧從命。而李、白也嚴密佈防,將訓練有素的民團武裝集中統管,又將省防軍由14個團擴編為44個團,擺出與蔣介石中央軍決戰的陣勢。
內戰有一觸即發的危險,要儘快見到李宗仁!雲廣英第二天上午冒著危險徑直前往民生路國民黨第四集團軍總部。經過一番波折,『林秀先』被一位副官帶進李宗仁辦公室。一進門,身穿軍裝、腳蹬黑皮靴的李宗仁迎了過來,握著他的手說:『我早已知道林先生要來,請坐!』

兩人坐下後,李宗仁立即揮手示意站在兩旁的衛兵退出去,接著說向毛主席、朱總司令問好。寒暄幾句,話題很快轉到當前時局。李宗仁專注地聽這位中共密使的談話,不時點頭。『林秀先』說,現在日軍對中國中部進攻,他們無疑要占領全中國,變中國為殖民地。目前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反對內戰,堅決抗日,把日本帝國主義打出去。共產黨很早就提出『反對內戰,一致抗日』,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把全國一切不願當亡國奴的人團結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變中國為獨立、自由和領土完整的國家。

『林秀先』接著說,蔣介石對日本採取不抵抗政策,在國內發動內戰,造成了今天中國嚴重的民族危機。我們認為他這種頑固反動的主張,其惡果是親者痛、仇者快,全國人民是不能容忍的。他強調:『共產黨中央這次派我到廣西來,就是為著商談關於合作抗日的問題。我認為只要全國各方面願意和決心抗日的力量都團結起來,互相配合,進行抗日救亡運動,促進全面抗日高潮的到來,那我們就一定能戰勝日寇,取得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由於真正領會了黨的抗戰政策和黨中央的意圖,『林秀先』的一番話講得在情在理。
李宗仁聽得很認真,沒有插話,多次點頭。最後他說:『林先生說得很好,中共所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我們完全擁護和贊成,我們也正在促進抗日運動的發展,希望今後在抗日鬥爭中互相配合。』隨後李宗仁落實了今後由桂軍政治部主任王公度與『林秀先』聯繫。

在蔣介石調動幾十萬軍隊完成對廣西戰略包圍的緊急關頭,8月中旬,由於雲廣英貫徹了共產黨『逼蔣抗日』而不是『反蔣抗日』的方針,經過多次與王公度主任聯繫協調,終於促成蔣、桂雙方談判,矛盾得以解決,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內戰。
雲廣英的兒子雲奮生說:『當時的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說過,「雲廣英同志是共產黨派出以紅軍代表身份與李宗仁接觸的第一人」,當這個第一不容易啊!』

『第一』意味著開拓,意味著不怕艱難困苦,意味著要機智勇敢,意味著流血犧牲前赴後繼!無數的『第一』,凝聚成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氣』,這是我們民族的力量和希望!

[img]http://culture.taiwan.cn/history/201501/W020150107614009242935.jpg[/img]
1937年,雲廣英、陳英夫婦在延安。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