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校園 - 歷史草堂 » 古代什麼樣的聖旨 才是好聖旨?


2015-1-20 12:27 LiLily_Li
古代什麼樣的聖旨 才是好聖旨?

[img]http://imgapi.nownews.com/?w=640&q=80&src=http%3A%2F%2Fs.nownews.com%2Fae%2Ff9%2Faef9550da8805cc2c34bb3d86f227391.jpg[/img]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了一道聖旨,命令戶部官員開始辦理戶口登記,要給老百姓頒發戶口證明(戶帖)。他威嚇說,對於弄虛作假的官員和百姓,一旦查出,官吏要處斬,百姓要充軍。這段話作為最高指示,被印製在明朝政府給每家每戶發放的戶帖上:『說與戶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戶口不明白俚……我這大軍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縣裡下著繞地裡去點戶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拿來做軍……欽此。』
根據閱讀網報導,這道聖旨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它是完完全全的大白話,不僅當時的老百姓能看懂,連今天的人也能毫不費力地讀懂。以往皇帝的詔書一般都是文縐縐的,以體現皇權的莊嚴和高貴。朱元璋的聖旨怎麼這麼『土氣』?
這是因為元朝統治者並不注重文治,朱元璋又出身下層社會、並未受到良好教育,他的詔書又不讓他人代筆,而是自己親自擬定,自然形成了這種『我手寫我心』的聖旨風格。這也正符合朱元璋這個平民英雄的個性。
他不但頒發給普通農民的聖旨是大白話,就連頒發給國子監學生的聖旨也是大白話。北京國子監聖諭碑上刻著朱元璋對太學生的訓示,『恁(你)學生每聽著:先前那宗訥做祭酒呵,學規好生嚴肅,秀才每循規蹈矩,都肯向學,所以教出來的個個中用,朝廷好生得人……若有無籍之徒,敢有似前貼沒頭帖子,誹謗師長的,許諸人出首,或綁縛將來,賞大銀兩個……欽此』。
無獨有偶,朱棣也喜歡用大白話發聖旨。南京街市的店鋪曾接到這樣的聖旨,『那軍家每年街市開張鋪面,做買賣,官府要些物件,他怎麼不肯買辦?你部裡行文書,著應天府知道:今後若有買辦,但是開鋪面之家,不分軍民人家一體著他買辦。敢有違了的,拿來不饒。欽此』。

[img]http://p2.pstatp.com/large/1589/2373903572[/img]

有意思的是,兩人的白話聖旨,不但語言粗鄙無文,內容也野蠻凶悍,學生誹謗師長就要被凌遲梟首,官吏隱瞞戶口就要被處斬充軍,毫無溫和典雅、雍容富貴的皇家氣象。因此後來的明朝皇帝頒布的聖旨最終還是重新『文雅』起來。他們需要用文雅來包裝自己作為龍子龍孫的高貴,也需要用精緻來證明其政權的文明水平。

可惜,文字的華美並不等資執政水平。朱元璋父子勇於使用大白話,是因為他們的聖旨內容簡明清晰,對民眾的要求並不高,對違規者的懲罰措施也很清楚,既然違規者無法逃脫被梟首、充軍的厄運,普通民眾自然不會以身試法。與後世皇帝非但沒有締造盛世,還催生出種種腐敗與黑暗,弄得君臣異心、民眾苦不堪言,最終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登高一呼,大明王朝很快傾覆相比,朱元璋父子二人執政的半個世紀裡,國力強盛,國內環境相對安定,就是對這種粗鄙聖旨的最佳褒獎。讓百姓和官員聽得懂、做得到的聖旨才是好聖旨,只是玩弄文字遊戲、脫離社會實際的聖旨,不啻於一張廢紙。

[img]http://p2.pstatp.com/large/1586/2752890236[/img]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