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校園 - 歷史草堂 » 山壁陡峭「南方絲綢之路」 曲徑蜿蜒百年記憶


2015-1-6 13:41 LiLily_Li
山壁陡峭「南方絲綢之路」 曲徑蜿蜒百年記憶

[img]http://imgapi.nownews.com/?w=640&q=80&src=http%3A%2F%2Fs.nownews.com%2F82%2F35%2F82350e00b33c8ffb4bde89a45278264c.jpg[/img]

大陸四川天全縣是『南方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和必經之地,『南方絲綢之路』在全縣約有108公里,現遺址有青石鄉『南方絲綢之路』,紫石鄉『南方絲綢之路』,兩路鄉『南方絲綢之路』。其中在一些地段保存較為完整。
根據新浪旅遊網報導,南方絲綢之路同絲綢之路一樣,是我國西部自古以來對外來往商貿通道。它肇始於唐代茶馬互市,但千百年來,其功能延伸已遠遠超出單純貿易範圍。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前端起始有兩條路線,一條在雲南,一條在四川。這兩條路線猶如萬里長江兩個源頭,在西藏昌都匯合後一並蜿蜒流向境外印度和中亞。雲四川南方絲綢之路由於50年代初川藏公路修建取代以至支離廢棄,半個多世紀湮沒毀損,而今已是舊跡難尋。

這段殘留的卵石小徑只延伸了15公尺長,攀上幾階破爛的台階之後便再度消失無蹤,被多年來的季風豪雨衝刷得一乾二淨。繼續向前,走進一條狹窄的通道,山壁陡峭又濕滑,只能用手抓著樹,免得掉到下面亂石嶙峋的溪水裡。指望走上一陣之後,能翻越雅安和康定之間高峻的馬鞍山埡口。

那天夜裡,在溪流之上的高處宿營,但木頭太潮,生不了火。雨水沉重地打在帳頂。第二天一早,又往前探索了500公尺,直到密不透風的樹叢死死地阻斷了我的去路。無奈地承認,至少在這兒,南方絲綢之路是消失了。  
南方絲綢之路曾經延伸將近2250公里,橫越大陸的腹地,從四川的產茶區雅安通往海拔3650公尺的西藏首府拉薩。它是亞洲最高、最險峻的一條道路,自大陸翠綠的山谷地帶伸出,橫穿風雪肆虐的西藏高原,涉過冰冷的長江、瀾滄江和怒江,切入神秘的念青唐古拉山,四度攀越海拔5000公尺的致命埡口,最終才下行至藏地的聖城。

如今,南方絲綢之路仍活在像羅永福(音)這樣的老人的記憶中。92歲高齡的他,眼睛總是濕潤潤的。在長河壩村遇到了他。對當年運茶的背夫來說,從雅安往西走到長河壩是十日的腳程。剛到四川的時候,人們告訴我,當年的運茶背夫已經沒有在世的了。但在穿越古道的殘存路段時,我不光遇到了羅永福,還遇到了其他五名老背夫,全都渴望與人分享自己的故事。雖說背有些駝了,羅永福仍健壯得驚人,他帶著一頂黑色前進帽,身著中山裝,兜裡插著煙斗。1935年到1949年間,他在南方絲綢之路上當背夫,運茶去西藏。他背的茶包總在60公斤以上,而在當時,他的體重才不過50公斤。

『太艱苦,太難走了,』羅永福說,『那碗飯可真不好吃。』他從馬鞍山上走過許多個來回,我之前正是希望到達那裡。冬天,大雪積了有一公尺深,巨石上掛著兩公尺多長的冰柱。他說,最後一次有人穿過那個山口是1966年的事了,所以,他覺得我恐怕過不去。但當年走那條路是怎樣一番情況,我多少得以窺見一斑。新開店是背夫們從雅安到康定20天行程的第一站,在那兒我遇見了臉刮得光光的甘紹雨(音),87歲,還有鬍子不修的李文亮(音),78歲,他們堅持要給我表演一下當年做背夫時是怎麼幹活的。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