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遊戲 - PSP討論 » 對於《怪物獵人》續作的探討 訊息源自任天堂


2012-1-30 00:02 CJ君人
對於《怪物獵人》續作的探討 訊息源自任天堂

這幾天爭論最多的自然就是MHP3G到底有沒有,以及MH4代正作系列的發展軌跡。關於這一問題昨天晚上特地連線了Nintendo技術部門的一個兄弟,獲得了一些有用的消息,來和大家分享。  之所以猶豫了很久才放出,一是此消息並非來自capcom,二是出於對此朋友的保護考慮,三是擔心索青甚至任青的大力拍磚。想當初我在MZ論壇發佈3G完成度85%的消息時,也是被一群索飯質疑,但一周後capcom自己也發佈了同樣的消息(笛控和慕雪應該知道)。從感情上來說,我既不是任飯也不是索飯,甚至連資深猛漢也算不上,因此沒有感情色彩,只是客觀評論
  希望眾位猛漢磚下留情。

  昨晚輾轉聯繫到N社的朋友,沒有廢話,直接問關於P3G的可能性
  回復很直接:從MH3確定登陸Wii開始,nintendo和capcom的協議是“[color=#ff0000]合作結束之日之前,MH正作系列(注意不僅僅是正作,而是正作系列)發於N系主機,如在其他平臺移植,須經N社授權[/color]”,但,[color=#ff0000]P3系列在索系主機出一個加強版是連nintendo都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事情[/color]。
  上述協議(不知是否書面化了)明確了“正作系列”,而且不僅僅是N和C社員工知道,業界均有共識,因此之前曾期待MH4會出在PSV上的玩家,估計只有一廂情願的天朝玩家而已。
  而強調“正作系列”,正是Capcom給自己留的一條後路,MHP系列可以以外傳形式在索系主機上開闢另一個戰場,商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這是無可厚非的。
  N社的朋友暗示,在MH4面世之前,作為外傳的P系列第三代再發一作的可能性,N社早就有心理準備。初期是認為Capcom會和sony合作推出MHP3-HD(實際上這一作品已有工作量投入,但至今未出疑似被XX掉),這一戰略應該是PSV首發時的助威之舉,但顯然是在合作形式上分歧過大而流產。
  關於P3-HD的出師未捷身先死,capcom肯定是蒙受了損失的,要知道MH系列最大的投入實際上就是視覺系統的人力成本(細心的猛漢請參看歷代MH工作人員目錄),capcom是少數參加了PSV研發全程機能實測的廠商,而在PSV發售之時卻沒有MH系列助陣,哪怕是一部炒冷飯的P3-HD都沒有。
  那麼以最淺顯的推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索尼拒絕了P3-HD在PSV首發上的同捆分成及銷量逆提成(我暫時這樣命名,意思是在遊戲發售同期,獲得主機銷量同比增率的提成,對於首發主機,顯然很難確認哪些主機的增量是由哪部首發game提供的,這比3G發售期間3DS的銷售增量相關度估算要複雜得太多了)
  顯然,索尼希望PSV的首發能夠伴隨一個類似P3G這樣的MH新作,而不是可能引來叫駡的HD版本舊作,而capcom不可能放下手中已經開始進行的3G而去投身P3G(至今仍認為MH的研發團隊只有一套人馬,所以從來不相信之前什麼3G和MH4同期研發中的言論),要知道capcom是上市公司,一個上市公司的發展戰略不是天朝式的“拍腦袋拍胸脯拍屁股”就做決斷的,連續出兩部P系作品而不做正作的續作,這是一種商業上的自我毀滅。試問讓玩熟了P3的玩家去掏腰包買大體類似的P3G容易,還是相對P3來說更新鮮不同的3G容易?
  廢話了這麼多,實際上N社朋友的一句話最有道理:“自從MH3確定登陸Wii那一刻起,MH就選擇了一條口袋妖怪的道路,而不是FF的道路。”
  把一個遊戲做得盡善盡美,不斷修繕精進,而不是FF式的反復推倒重來,一次又一次投入巨大成本重新製作一個完全不同的新作。這是capcom董事會近些年來一直堅持的“低成本策略”所必須的,大家去比較一下口袋妖怪和最終幻想歷代的研發投入和產出對照,自然會明白這個道理,股東要看的是年終報表,要收的是分紅,而他們才是公司的真正主宰。
  事實上,MH的成功本來就不是劇情的功勞,而是相對固定的狩獵模式,選擇口袋妖怪的發展方式,選擇把正作系列的未來交給nintendo,選擇不斷重複經典完善經典而不是編寫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把狩獵變成一種傳統文化而不是時尚。這是明智的選擇。就像論壇裡一個猛漢的簽名說的那樣:“在索系遊戲中,是永遠感覺不到任天堂那種人文情懷的。”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